最近,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棉花期盼已久的晴天“变了味”,旷日持久的光照把晴天加热成了高温,接替暴雨继续令棉花们在生死线上挣扎。这场晴天的逆袭还要持续多久?还有哪里的棉花与我国同病相怜呢?
最近几天,我国南北两端多降水,作为雨水的夹心层,江淮江汉等地的高温天气持续已久。图中可以看出,从7月17日入伏到8月15日这30天的时间里,橘黄色覆盖的区域累计出现了至少15天的35℃以上高温天气,局地甚至超过25天,也就是说只有5天的气温没有达到35℃,炎热程度可想而知。之前饱受暴雨冲刷的棉花好不容易盼来了晴天,结果发现是从一个水坑掉进另一个火坑之中。此时,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棉花正处于开花期,持续的高温天气令棉花蕾铃脱落率增加,影响产量。


据中央气象台预计,这一带的高温不会那么快退散,未来几天,黄淮西部、江汉、江淮、江南北部、陕西中南部、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周左右。面对咄咄逼人的高温,棉花的命运着实堪忧。

当然,高温不只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专利,近来,西亚不少地区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。上周,干燥的天气继续霸占着这片地区,土耳其西部和南部、叙利亚北部、伊朗北部和中部等棉花产区的日平均气温普遍比往年偏高了2-3℃。从预报图中可以看出,未来一周,土耳其、叙利亚、伊朗等地热力不减,仍有不少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偏高2℃以上。和我国棉花生长几乎同步,正处于开花现蕾期的西亚棉花在高温摧残下蕾铃脱落率也会增加,这将损害到棉花的单产。


前期暴雨洪涝叠加最近的高温炙烤,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棉花今年可谓时运不济,产量恐下跌。西亚棉花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,不过印度、美国天气好转,国际棉市供应将依然充足。(来源:中国兴农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