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大豆来说,由于南北美都是其最重要的产区,因而一年中总会同时进行着"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运"。比如目前,当美国大豆阶段性霸占"冬运"市场之时,南美大豆正面临的就是天气对"夏长"的考验。

直接影响市场的,当然就是正在"冬运"的美豆。截至12月1日的一周,其出口检验量继续高于去年同期(191>178万吨),而2016/17年度的出口检验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.8%(2605>2194万吨),需求之强劲可见一斑。

不过这种"一豆在手、天下我有"的气焰很快就会被打压。

因为有消息称,巴西的北部产区-马托格罗索州将在12月下半月提前进入收获季,预计到明年1月底就会有超过700万吨的新豆加入出口大军,跟美豆抢市场。

之所以这么早就准备丰产,是因为自9月以来,这个地区就雨水丰沛,11月时其降水量也远超正常水平,令大豆受益颇深。

不过巴西也不是所有大豆都环境优越。比如向南走的产区,圣保罗州、帕拉纳州、圣卡塔琳娜州、南马托格罗索州南部11月的降水就不足,最少者的降水量仅为正常水准的42%,这对需水很多的大豆来说非常不利。

同样遭遇降水不足的还有邻国阿根廷,11月,科尔多瓦省、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多处降水还不足50%,而这片正是大豆最重要的产区。南美的这种干燥正在令市场的担忧愈发严重,目前能救场的只有充足的降水。

未来一周,救场的雨水终于来了,不过救得只有巴西,除了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圣卡塔琳娜州降水偏少,其他地区都会有偏多的雨水降临。

可阿根廷有的还只是干旱,几乎没有雨水。直到15号以后,较为明显的降雨才会稍稍缓解一些旱情。因此,短期内市场对天气的忧虑还将继续。
目前不管是美豆的出口,还是巴西南部和阿根廷产区的干燥,都会利多大豆期市;只有巴西北部产区的提前收获会带来利空,因此短期内豆市预计会偏强运行,请投资者谨慎交易。
(中国兴农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