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200克/升三氟吡啶胺种子处理悬浮剂产品在我国获批扩作登记,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恶苗病和大蒜根腐病。这是三氟吡啶胺首次在我国水稻和大蒜上登记。该产品原有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小麦茎基腐病。
防治水稻恶苗病和大蒜根腐病,推荐分别以15~45毫升/100千克种子和40~55毫升/100千克种子剂量进行拌种,以药浆与种子比为1﹕50~100的比例将药剂稀释后,与种子充分搅拌,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,晾干后即可。水稻浸种催芽按照正常操作进行,浸种期间不换水。用于处理的种子应达到国家良种标准。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,避免沉淀的产生。
三氟吡啶胺属于新一代广谱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(SDHI)类杀菌剂,拌种处理后,可以从种子渗透到周围的土壤,从而对种子和根系周边形成一个保护圈,同时兼具内吸性,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并传导至植株地上部位,用于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种传和土传病害。
此前,在我国有效登记防治大蒜根腐病的农药产品共有4个,其中24%苯醚甲环唑·咯菌腈·噻虫嗪悬浮种衣剂、27%苯醚甲环唑·咯菌腈·噻虫嗪悬浮种衣剂、11%精甲霜灵·咯菌腈·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30亿芽孢/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912可湿性粉剂各1个;有效登记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产品共有220个,以咪鲜胺、咯菌腈、戊唑醇、噁霉灵、氰烯菌酯、氟唑菌酰羟胺等有效成分为主。
先正达公司在我国登记的另一种三氟吡啶胺制剂产品为450克/升悬浮剂,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番茄、黄瓜、甜瓜、姜根结线虫。
GB 2763尚未制定三氟吡啶胺在我国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。